樓王鎮及周邊的建湖、寶應等縣鄉鎮盛產魚、蝦、蟹等水產品,螃蟹養殖面積近百萬畝,年銷售量在3000噸以上。螃蟹外銷傳統上用蒲包包裝,既不透氣,影響其存活率,且成本較高,同時包裝也極不方便。對此,該鎮窗紗廠老板用窗紗設計成精美的蟹袋,不但包裝方便成本低,而且因透氣性好大大降低了長途運輸中螃蟹的死亡率,蟹袋一投放市場,就成了搶手貨,上海、安徽等地的老板紛紛上門求購。該鎮廣大婦女便瞄準這一商機,利用農閑時間,僅花二、三百元錢購一臺縫紉機,足不出戶加工蟹袋。由此還衍生出切紗、蟹袋銷售等行當,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。
一臺縫紉機就是一爿“小工廠”。在該鎮仁和村,70%的農戶搞起了蟹袋加工,有母女聯手的,有姐妹擂臺賽的,有全家齊上陣的……走進該村,不見賭博人,唯聞縫紉聲。小蟹袋做出了大文章。該村蟹袋加工場僅加工蟹袋一項,每年戶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,高的戶達1萬余元。加工出的蟹袋來不及包裝,就被經紀人和銷售商搶購,并銷往上海等地市場,有的還走出國門,把螃蟹送上了洋人的餐桌。 |